信用风险包括哪些,编者按:收益互换作为
编者按:收益互换作为资本市场中的重要金融工具,为市场参与主体提供了跨市场、跨品种、多方向的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服务。鉴于收益互换具有灵活性强、可定制的特性,很多投资者对它尚未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中证报价投教基地推出“收益互换基础知识”专栏,邀请交易商深入浅出地介绍收益互换的基本概念、应用场景和风险特征,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一高效而复杂的金融工具。
作者:华泰证券金融创新部
市场风险指场外衍生品交易参与方因标的物市场价格的变动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是证券公司在与交易对手方进行场外衍生品交易时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当市场环境发生不利变化,交易对手方的财务状况可能恶化,导致其还款能力和意愿下降,从而增加信用风险。而信用事件的发生,比如当一家大型金融机构出现信用危机时,投资者会担心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纷纷抛售相关资产,导致股市、债市等市场大幅波动。证券公司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可以对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进行综合考虑,建立更为全面的风险评估与监测体系,从而有效应对因市场行情不利变化而带来的损失风险。
▍严格挂钩标的管理
根据《证券公司收益互换业务管理办法》,收益互换业务挂钩标的应当具备公允的市场定价、良好的流动性,包括但不限于股票、股票指数、大宗商品等。收益互换业务不得挂钩私募基金及资管计划等私募产品、场外衍生品,证监会认可的情形除外。
基于以上内容,证券公司可以结合自身业务定位和风险管理能力,实施白名单制度,对挂钩标的进行动态管理。同时,建立穿透核查机制,对挂钩标的进行逐笔核查并留痕,严禁通过挂钩标的变相投资于非标准化资产。
▍实施动态对冲交易策略
证券公司通过运用与挂钩标的相关的金融工具(如期货、期权等),构建对冲交易策略,对收益互换业务中的市场风险进行动态对冲。当市场行情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对冲头寸,以降低市场波动对收益互换业务的影响。
同时,为确保对冲交易的及时、准确执行,证券公司建立专门的对冲交易监控机制,加强交易执行与风险监控,实时监测对冲效果,防止因对冲不到位或过度对冲而产生新的风险。
▍加强交易规模与集中度控制
证券公司根据自身的资本实力、风险管理能力和市场情况,合理控制收益互换业务的总体规模和业务增速,避免业务规模过大或增长过快而超出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同时,在持仓集中度方面,对单一交易对手方或具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对手方的持仓集中度进行严格管理,防止因个别客户的交易规模过大而导致风险过度集中。在此基础上,关注挂钩同一标的收益互换合约的持仓集中度,避免因市场波动引发客户信用风险。
▍加强保证金盯市管理
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基础上,证券公司根据收益互换业务的风险水平和交易对手方的信用状况,合理确定初始保证金和维持保证金比例,同时根据市场情况和风险变化及时调整保证金要求。
此外,证券公司对交易对手方的保证金进行逐日盯市管理,当保证金价值低于规定的维持保证金水平时,及时向交易对手方发出追加保证金通知,并在必要时采取平仓等措施以控制风险。
▍加强数字化转型与升级
在上述市场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涉及到了海量的数据处理与复杂的风险敞口计算,通过人工统计与计算难以满足证券公司对市场风险管控准确化、及时化、动态化的要求。而借助数字化技术,证券公司能从海量的市场交易数据、宏观经济数据、行业动态数据等多元渠道,快速且精准地收集与市场风险相关的信息。
利用数字化的风险评估模型和系统,证券实时动态地对市场风险进行量化评估,通过建立数字化的监测预警机制,设定合理的风险阈值,当市场风险指标触及阈值时,系统能自动发出预警,提醒相关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有效提升市场风险监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增强公司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的应变能力。
本文源自中证报价投教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