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疼是怎么回事,来源 - 药店人在现
在现代社会,眼睛出现问题的人日益增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4世界卫生统计报告》,全球约有22亿人面临视力问题,其中有10亿人是由于未矫正的白内障(9400万)、屈光不正(8840万)等可预防因素造成的。
01
伤害眼睛的不良习惯
1.熬夜工作
现代生活快节奏,工作压力大,熬夜工作成了常态。夜晚本应是眼睛休息放松的好时机,却被迫“加班”,时间长了眼睛就会出现干痒、酸痛等各种不适。
2.关灯刷手机
不少年轻人有关灯摸黑刷手机的习惯,这种黑暗环境易升高眼压,大大增加青光眼甚至失明的风险。
3.长时间看电子设备
长时间高强度近距离看电子设备更是让眼睛“雪上加霜”。韩国一项研究表明,连续使用智能手机4小时后,眼部疲劳、灼热、干燥等指数明显上升,这背后的“元凶”可能是电子屏发出的蓝光,它会导致视网膜和角膜细胞氧化损伤、引发炎症,增加干眼症等疾病风险。
4.用手揉眼睛
当眼睛干、痒或不舒服时,很多人会下意识用手揉眼,但手上携带大量细菌病毒,可能引发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疾病,揉太狠还可能使角膜上皮脱落,导致眼睛疼痛、畏光、流泪等。
02
眼睛异常的“预警”信号
1.飞蚊症
眼前突然出现像蚊子一样飞舞的黑影或小圈,一般是玻璃体退化的表现,即飞蚊症。它在老年人中较常见,但高度近视、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过度紫外线暴露等也会让年轻人中招。多数飞蚊症是良性的,可若“飞蚊”数量突然增多或伴有闪光感、视力下降等,可能是视网膜脱落前兆,不及时手术复位易致永久性失明。
2.青光眼
正常瞳孔是黑色,若出现青灰色改变,可能是青光眼。青光眼会使眼压骤增压迫视神经,引发角膜水肿,致瞳孔泛青灰色反光。正常眼压在10-21mmHg之间,两眼压力差不超4-5mmHg,超出则可能是青光眼。高度近视、有青光眼家族史等人群是易感者,不及时治疗会造成不可逆视力损伤甚至失明。
3.白内障
黑眼珠中央出现白点或白色混浊可能是白内障前兆,它是眼部晶状体蛋白代谢紊乱变性导致的浑浊。随着白点增大变白,病情会恶化,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失明。
4.结膜色素痣
恶变眼睛里的黑点(结膜色素痣)一般为良性且不变,但如果黑点突然变大、颜色变深或不均匀等,可能是恶变信号,虽恶变概率仅1%,可一旦恶变恶性程度极高且致命风险大增。
03
保护眼睛的方法
1.戴合适的墨镜
户外活动时戴棕色或茶色镜片墨镜,可吸收大部分紫外线及蓝光,其柔和色调能缓解视觉疲劳、保护视力。
2.适时远眺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使眼部睫状肌紧绷,适时远眺可放松。可近距离盯指纹10秒,再将视线转移到尽可能远的地方聚焦5秒,每30 - 40分钟进行一次。
3.热敷双眼
用40度左右热水打湿并拧干的毛巾敷眼,每天一次,每次不超20分钟,能促进眼部血管扩张和血液循环,缓解眼睛疲劳。
4.定期检查视力
根据中华医学会建议,最好每6个月检查一次视力状态(包括视力、眼轴等),有家族疾病史等人群可适当增加频次。
眼睛是心灵之窗,其健康影响生活。眼睛出现异常时不要大意,要及时就医,同时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从点滴做起保护眼睛,让这扇“窗”永远明亮。无论是药店人还是消费者,都应了解这些知识,守护眼睛健康。
(本文内容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药品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医师/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END